央广网呼伦贝尔9月6日音讯(记者 王秋蕾)近来,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十八里海关抄获一同涉嫌出口风险化学品伪瞒报案子,涉案货品共1.7吨,货值28.6万元人民币。此案为海关体系“口岸风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举动展开以来,该关抄获的第二起风险品伪瞒报案子。
据了解,满洲里十八里海关在对一批以一般交易方法出口的水性墨水查验时,发现该批货品实践品名、标准、类型与申报内容不符,经审阅企业有关的材料,该批货品中含有丁酮等成分,归于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触摸,能引起焚烧爆破风险的风险货品,且货品外包装无UN符号、无风险货品标签,存在比较大安全风险风险。现场关员对该批货品进行采样送检后和谐有关部门,一起监督该批货品退运出口岸货检区。
经检测判定,该批货品主要成分丁酮,其间两个类型丁酮含量超越90%,归于第3类风险货品,出口企业存在伪瞒报行为,现在已对该出口企业处以罚款人民币3.4万元。
“口岸海关将一直在优化监管流程,加大对伪瞒报、高危低报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的查办力度,构建科学、安全、高效的口岸风险品监督管理机制。”满洲里十八里海关查验科科长蓝晓冬说。
海关提示广阔进出口企业,《风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的进出口风险化学品归于法定查验产品,进出口风险化学品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照实向海关申报。采纳瞒报、夹藏等违法手法进出口风险化学品,存在巨大安全风险,海关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