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是做喷墨印刷机的汉弘集团,一家是做制盒机的鸿铭智能。今天,来说第三家。
相对于汉弘、鸿铭,这家企业历史更久、规模更大、产品也更为圈内老板熟知。它就是:来自杭州的杭华油墨。
招股书引用中国油墨协会的数据表示:2017年、2018年,杭华的油墨产品在油墨行业重点企业中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6.7%,仅次于洋紫荆和上海迪爱生;UV油墨在重点企业中的占比更是均超过41.2%,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
实力派的杭华油墨,并非第一次瞄准长期资金市场。早在2016年11月,它预披露的招股书,便曾出现在证监会官网上。
当时,还没有科创板,杭华油墨想上的是上交所主板。只是不知道为啥,杭华油墨的上市申请于2018年1月被终止审查。
对于这家圈内知名的油墨生产商,三好同学的兴趣点在于:它的经营状况怎么样?
其中,至少有一点,老板们可能会很想知道:过去七八年,杭华油墨卖的油墨更贵,还是更便宜了?
杭华油墨于1988年12月成立,1992年6月建成投产,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迄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
杭华油墨成立初期,杭州油墨厂与东华色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各持有其45%的股权,剩下的10%属于中国银行旗下的杭州信托咨询公司。
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杭华油墨的股权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只不过作为国有资产,杭州油墨厂持有的股权几经变迁,现在归杭州市国资委控股的杭实集团管理;东华色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则在1991年,把名字改成了TOKA。
目前,杭实集团和TOKA的持股占比分别是50%、44.67%,另外5.33%属于协丰投资——杭华油墨的员工持股平台。
底蕴深厚的杭华油墨,目前主要有三大产品线:UV油墨、胶印油墨、液体油墨。此外,还有部分辅助材料,如松香、松节油等。
然而,从对营收的贡献看,销量最低的UV油墨达到4.93亿元。而销量最高、达到UV油墨2.85倍的胶印油墨,却只有3.47亿元。
招股书显示:2019年,杭华UV油墨、胶印油墨的平均售价,分别为90.17元/公斤、22.26元/公斤,前者相当于后者的4.05倍。
此外,液体油墨对营收的贡献为1.29亿元,平均售价为18.54元/公斤。
当然了,这里的售价指的应该是出厂价。各位老板如果是通过经销商拿货,一般要贵一些。
2019年,在杭华油墨9.90亿元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中,有7.14亿元来自经销,占比72.12%;2.76亿元来自直销,占比27.88%。
从前五大客户看,金印联在2017-2019年期间连续3年稳居杭华油墨各大经销商之首,分别为其贡献销售额6839.92万元、5850.55万元、8452.21万元。
鹤山雅图仕及其两家关联企业,包括利奥集团越南工厂,则出现在2019年前五大客户的名单中,合计为杭华油墨贡献销售额3310.42万元。
2019年,在各区域市场中,华东对杭华油墨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贡献最大,达到5.98亿元,占比60.42%;华南位居第二,为1.85亿元,占比18.72%;华北、西南、华中、西北、东北销售额相比来说较低,分别为6411.14万元、4878.42万元、3733.36万元、1781.72万元、758.03万元,占比6.48%、4.93%、3.77%、1.80%、0.77%。
这既与企业的销售策略、销售渠道有关,也在相当程度上反应了我国印刷业的区域分布。
三好同学扒了一下,华东六省一市印刷总产值在全国的占比接近50%。而华南仅广东一省印刷总产值在全国的占比,便接近20%。
此外,出口对杭华油墨营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贡献为3091.35万元,占比3.12%。
按照招股书的说法:2017年、2018年,杭华油墨的市场占有率位居洋紫荆、上海迪爱生之后,在油墨行业30余家重点企业中位居第三,但其利润排名却连续两年位居业内第一。
为什么会这样?三好同学觉得,这可能主要与杭华油墨在高毛利的UV油墨市场的竞争优势有关。
接下来,就结合杭华油墨2016年和2020年两次发布的招股书,扒扒其2013-2019年的主要财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2016年的各项指标引用的只是上半年数据,并非杭华油墨的经营出现异常波动。
先来看资产。在油墨这样一个市场相对成熟,格局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行业里,杭华油墨的资产规模仍保持了适度扩张。尤其是近3年,增幅还有所加快。
截止2013年末,杭华油墨的资产总额为8.64亿元。随后两年半时间,有所波动,但涨跌有限,到2016年上半年末为8.66亿元。
2017年末,杭华油墨的资产总额跃升至10亿元以上,达到10.83亿元。又经过连续增长,到2019年末达到12.15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40.62%。
相对于资产总额,杭华油墨的净资产可谓一路向上:由2013年末到的5.91亿元,增至2019年末的8.73亿元,6年时间增长47.87%。
在此期间,杭华油墨的资产负债率从始至终保持在较低水平:2013年末最高,也仅有31.37%;2016年上半年末,一度降至22.39%的区间低点;截止2019年末的最新值,则为27.79%。
再来看营收和盈利能力。2013-2019年,杭华油墨的营收走势平稳,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
其中,2013年为9.72亿元;2014年,首度突破10亿大关,达到10.01亿元;2015年,又意外降至9.32亿元。
最近3年,杭华油墨的营收保持在9.6亿元以上,2019年达到10.08亿元,比2013年增长3.68%。
相对于营收,杭华油墨的净利润波动要大一些。其中,2013年为8574.79万元;2014年,达到近年来的高点,为9792.42万元;2019年,为9111.47万元,仅次于2014年,比2013年增长6.26%。
从整体上看,杭华油墨2013-2015年的盈利状况,要略优于2017-2019年:前面3年,其净利润合计为2.68亿元;后面3年,合计为2.36亿元。
就毛利率而言,这种差别倒不明显。2017-2019年的毛利率,甚至要优于2013年和2014年。
2013-2019年期间,杭华油墨毛利率的高点出现在2016年上半年,为28.77%;低点出现在2013年,为23.41%;2019年的最新值为25.00%,像营收一样起伏不大。
杭华油墨净利润率的变化,则与净利润走势颇为类似:2013-2015年,优于2017-2019年。其中,高点还是出现在2016年上半年,为10.17%。
毛利率是后高前低,净利润率却正好相反。这大概能说明:杭华油墨的销售、管理、研发等各项费用有所增加。
毛利率、净利润率的变化,一方面与成本费用有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价格。而油墨厂的销售价格,又必然的联系到印刷厂的成本。
这些年,杭华油墨的销售价格有什么变化?下面,三好同学就为各位老板扒一扒。
先来看UV油墨。在杭华油墨的产品结构中,UV油墨的产量远不及胶印油墨,贡献的营收却要高出一大截,这主要受益于其相比来说较高的售价。
其中,在2016年之前,UV油墨的平均售价逐年走低:2014年、2015年分别同比下滑1.58%、1.82%,为95.24元/公斤、93.50元/公斤;2016年上半年,在2015年基础上下滑2.98%,为90.72元/公斤。
最近3年,UV油墨的价格趋于稳定:2017年最高,为90.86元/公斤;2018年最低,为90.15元/公斤;2019年,同比微涨2分钱,为90.17元/公斤。
再来看胶印油墨。作为十分成熟的一类产品,国内胶印油墨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已经被压到很低的水平。
或许正是由于降无可降,2013-2019年,杭华胶印油墨的平均售价稳中略升:2013年最低,为21.40元/公斤;经过连续上涨,到2015年升至21.80元/公斤。随后两三年波澜不惊,到2018年微降至21.73元/公斤。
2019年,同比上涨2.44%,贡献了近7年来的大部分增幅,达到22.26元/公斤,比2013年提高4.02%。这种变化,印刷厂的老板们感觉到了么?
最后来看液体油墨。相对于UV油墨、胶印油墨,杭华液体油墨的平均售价呈现的是另外一种走势。大体上能够说是:先跌后涨。
2013年,杭华液体油墨的平均售价为17.88元/公斤。随后出现连续下调,到2016年上半年降至16.91元/公斤,累计降幅为5.40%。
2017年、2018年,液体油墨的平均售价经过连续上涨,达到近7年的高点,为18.86元/公斤。2019年,同比微降1.70%,为18.54元/公斤,比2013年提高3.71%。
价格变化对产品毛利率有着直接影响。比如,随着平均售价走低,杭华UV油墨的毛利率由2015年的高点42.94%,连续下滑至2019年的30.75%,减少了12.19个百分点。
2019年,胶印油墨平均售价同比微涨2.44%,它的毛利率则提高了3.95个百分点,达到18.57%。
结合销售额和毛利率情况显而易见:UV油墨是杭华盈利的主力,胶印油墨、液体油墨则有很大的可能性只是处于微利状态。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单就杭华油墨各种类型的产品的平均售价看,虽然近年来印刷圈老板经常感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油墨产品的价格波动显然不算很大。至少,跟纸价的大起大落相比,要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