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此次戏剧写真活动的河马论坛网友庞女士向人们展现精巧的戏剧妆容。拍照:河马论坛影友,青山不老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段闪)身着五颜六色女蟒袍,云鬓花颜金步摇。这一幕不是出现在富丽的戏台之上,而是在当代诺经典拍照工作室中。女主角并非工作艺人,而是来自河北新闻网的一位酷爱京剧艺术的一般网友。5月25日下午,网友庞女士走进当代诺经典拍照工作室,完整地体会了一次专业的戏剧写真,过足了戏瘾。活动还招引了20名河马小记者以及多位拍照爱好者参加。他们不只近距离感触戏剧艺术的魅力增加戏剧常识,还亲自体会了五色油彩往脸上画的奇特戏妆。
20名河马小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学习了生动的戏剧常识:什么是“生、旦、净、丑”;戏剧人物的经典手势“兰花指、兰花掌、兰花拳”怎么扮演;戏中人物怎么扬鞭骑马;戏剧化装中脸型区分以及油彩成分等等。小记者们仔细倾听来自工作室的专业教师解说,并积极地提出许多问题。“为何需求开专门的戏剧拍照店?”“涂在脸上的油彩能坚持多长时间,会不会对皮肤有害?”看来,小记者们也是做足了功课。
采访往后,就要进入实战了。网友庞女士坐在古色古香的化装间里,和化装师商定本次活动所要体会的人物。化装师主张庞女士测验红妆和武妆两套人物,一个是貌美青衣,一个是武旦穆桂英。
在化装间里,各种京剧涂脂抹粉的质料摆开了“战场”,打底彩拍红、敷粉定妆、勒头、贴片子、戴头面、插泡子……专业京剧艺人表演时的化装程序,一道也不能少。化装师重描轻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心化装,将庞女士摇身一变,成了有模有样的“戏剧大师”,在电视、戏院里才干看到的戏剧人物活脱脱地出现在眼前。
化装结束后,化装师将行头一件件往庞女士身上穿戴,还不停地为小记者们解说:“身上的衣服叫蟒,背上的旗子叫靠,头上的茸毛叫翎子……这些富丽的衣服可都是用手艺绣出来的。”小记者和拍照爱好者们都被精密广博的京剧艺术所信服。指若兰花,莲步轻移,头饰轻轻颤抖之间抖落满眼的灿烂,庞女士在郭海茹拍照师的指导下,不断改换动作及目光,拍照爱好者们纷繁举起相机为其摄影,吸取最美丽的瞬间。
“每一套戏服我都很喜爱,尽管勒头箍的头有点疼,可是看到朝思暮想的美丽戏剧写真,全部都很值得!经过这次活动我也切身体会到了戏剧艺人的不易,也感触到了化装师们的艰苦。最终感谢河北新闻网给我这次体会的时机。”4个小时的拍照活动结束时,庞女士表达着第一次体会“戏剧写真”的振奋心境。